近年來,我區堅持以創建綠色生態農業縣為引領,多措并舉,積極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并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探索出了企業+種養合作社主導,利用生物發酵技術和設備,將農作物秸桿和動物糞便堆肥發酵制成有機肥的“禮淶”模式,預計2019年全區秸稈綜合利用率可從上年度的88.75%躍升至95%左右。
九江禮淶農業集團依托省級院士工作站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力量,大力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模式。即由禮淶農業提供整套技術方案、設備、發酵劑、發酵液和營養包,將秸稈和動物糞便智能堆肥發酵制成有機肥,由禮淶農業統一回收銷售,回歸到當地種植業,解決秸稈焚燒和糞污排放等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提升地力,提高農產品品質,打造生態循環農業,為建設綠色生態農業示范縣作出貢獻!
主要采取以下三種模式實施:
1、種植戶合作模式:以種植大戶、種植合作社為合作主體,就地建立秸稈回收點,收集附近養殖場糞便,按30%添加糞便或添加營養包,制成有機肥后,由禮淶對接當地農業口統籌有機肥使用指標,回歸到本種植大戶或周邊種植戶使用,實現農業循環。
2、養殖戶合作模式:以養殖大戶為合作主體,在養殖場內或附近建立發酵點,收集附近種植戶秸稈,制成有機肥后,由禮淶對接當地農業口統籌有機肥使用指標,回歸到本種植大戶或周邊種植戶使用,實現農業循環。
3、村集體經濟合作模式:在種植和養殖均規模較小的區域,推行村集體經濟合作模式,以村為單位,由村集體經濟入股,建立秸稈集中回收點和發酵點,制成有機肥后,由禮淶對接當地農業口統籌有機肥使用指標,回歸到本種植大戶或周邊種植戶使用,實現農業循環。
目前,九江禮淶農業集團已在我區江洲、新洲、港口、涌泉、馬回嶺、岷山等鄉鎮打造了6個“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秸稈還田與動物糞便資源化利用示范點”,可處理10000畝耕地秸稈,總量約5000噸。